心地法眼 - 果如法師


馬祖問:「道非色相,云何能見。」懷讓答:「心地法眼能見乎道。無相三昧。亦復然矣。」


你見到自己清淨的本心、諸法的實相時,這時雖然是「無眼」,可是這樣的眼才能真正見到實相。不能說它沒有,沒有就變成斷滅;有心地的法眼,心地本身也是空寂,在空寂之中,有智慧法眼。


「法眼」是指有那個智慧能夠照見五蘊皆空。五蘊雖然是空,但仍要智慧去照見它。所以心性空中,空裡具足智慧,所以叫法眼。「心地」是指諸法的本體,「法眼」指從心起用,這就是性相如如,也就是法、報、化三身合成一體,所以叫心地法眼。


心地法眼當下就能夠見道,不需要用眼睛去看,眼睛還屬於「五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之列。如果你還掉落在五種眼,都還不究竟,要到沒有眼、但又不是瞎子,沒有眼才能見到心地的清淨。能夠見心地的清淨,這時的「無眼」就叫「有眼」。你要說是佛眼、慧眼、法眼、天眼、肉眼也可以,任何一個眼,眼眼當下都是真正的眼,這時道就現出來了。


無相三昧也是。進入到無相三昧時,你就可以見到諸法的實相;無相三昧當下就有種種的妙相,才叫「無相三昧」。要真正達到「無相」時才「無不相」,所以實相無相、無不相。真實的相是無相的,但是無相當下就是無不相,無不相就是一切的妙相都具足。


(~摘錄自果如法師「馬祖語錄」開示)

參話頭 - 常霖法師


今年十月家師果如法師被邀到法鼓山帶領連續兩個話頭禪七,我們做弟子的當然會跟著參與。兩個星期很快就過去了,自己毎次參加禪七都會有同一體驗,就是必定會經過心力俱疲而生起退心的時候。

因為有了之前的經驗,所以這次退心來時,就只是觀察它而不會像以前那麼受到影響,反正它一定會過去的。其實這些退心經驗,對我平常應付困難也很有幫助,所以任何事情出現都沒有好和壞、對和錯。

這次參話頭也有新的體驗,之前的用功,很容易會落入「無記」的境界,話頭參起來是有點模糊的,自己還以為這就是疑情生起後,話頭變得若有若無的狀態。後來才發覺,原來應該是要提起精神,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模模糊糊,轉眼就墮入空無裡面。但一開始又因為太落力,所以不自覺地全身繃緊,弄得混身痠痛,覺察後便改為盡量放鬆,其實過與不及都不是正確的方法。

正如師公聖嚴法師所說的,開始參話頭時,就像嚼棉花,沒有任何味道,而且感覺也是很無聊的。不過聽完家師在禪七中的開示,我明白必須繼續像所謂「老鼠啃棺材板」那樣,集中在一個著力點一直走下去。

就在一次戶外經行時,突然有一刻發覺面前一切景物都清楚了然,但心卻完全在話頭上,不起任何分別。跟著我把這個體驗在打坐、走路、出坡、食飯時都用上,現前一切都很清晰,只是疑情讓我不去在意其他事物。

這次經驗,也讓我深深體會到,很多時我們都是處於自我中心的分別執著而不自知。我會繼續把這個話頭「啃」下去,終有一天會有再新的體驗的。

大地、雨水、種子 - 果如法師


懷讓說:「汝學心地法門,如下種子,我說法要,譬彼天澤。」六祖也講過類似的一段話。「心地法門」是指從「心」上來用功、來掌握。學心地法門,就好像在沃土上面下種子;心如同大地,如果沒有地,種子怎麼會發芽?因此學法要掌握住心。


首先要認清自己的心。要發清淨、恭敬虔誠、不染污的心。學法就像種子,善知識給我們的教導則像天上的雨;智慧的種子遇到天降甘霖,才會真正開花結果。


懷讓告訴馬祖,你現在要學心地法門,不是在外相上、而是在心上面去認清,知道修行就好像牛駕車,如果車不走,不能打車,應該要打牛。修行想要成佛,必須從心上去下手,不能只是在身體打坐的坐相上去求。


他說,我教導的大法,就好像天上的甘霖,「汝緣合故,當見其道」。諸法不妄生,待緣而起!縱然我們心地上具足這些功德、本自如如的一切妙用,但如果現在還沒有掌握住,你就必須藉著修行的方式來達到離妄、遣妄,才能見到真心。這叫「緣合」。


這裡的「緣合故」,偏重於這場師徒之緣。而事實上,修行的緣合,一方面善知識的指導很重要,另一方面,是你有心要學心地法門,再加上,本來我們的心就是清淨的,與佛無二無別,你藉這樣的因緣去修,才能成就真實的果報。如果缺少這種種因緣,都不能見到清淨心。


(~摘錄自果如法師「馬祖語錄」開示)

攝影禪修營 - 常霖法師


2011年7月我在祖師禪林舉辦了一個專為我的香港攝影學生而設的攝影禪修營,期間全部學員住在寺內,每天早上四時許起來,功夫排得密密麻麻,五天內隨了攝影之外,還有聽課、清潔打掃、禪坐、經行、運動等,最重要的還是禁語、不可打電話和用電腦(這一點對於現代人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到晚上十時便睡。本來說不能接受的就不要報名,但結果活動還是四個月前就滿額了。

這些條件並非刻意要折磨他們,而是希望透過這些最簡單的生活方式和訓練,令他們進入一個未嘗試過的境界,讓心沉澱下來,才能啟動他們自性的DNA,跟著看東西的攝影眼就會跟以前不一樣了。這種感覺是不能用語言文字表達的,必須要自身體驗才能領悟。

禪宗說:「言語道斷,不涉有無;心行處滅,動念即乖。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本來應該不用說話,只讓他們起一個疑情,慢慢去參才對;不過他們未受過這種訓練,我在禪期中才勉強解說一下,教他們不去分別和執著誰在拍照、和拍些甚麼?因為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還是究竟知不知道當下自己在做甚麼,和能否覺察過程中的真實體驗。  

我能夠做的只是打開攝影眼的因緣,在過程中有點幫助而已,最後有甚麼體驗,還是要靠他們自己。

以恭敬心求法 - 果如法師


馬祖聽到懷讓的教誨開示,如醍醐灌頂,就起來禮拜。這時他已經知道光是這樣打坐沒有用,既然善知識來教導我,也知道自己錯了,趕緊起來頂禮請法。


聽法、請法的心一定要很恭敬!印度的畫像上,佛陀的在家和出家弟子都是合掌聽開示,表示不敢懈怠、以及對法的恭敬。到現在南傳的居士都還是跪著合掌聽出家人講經。


懷著這樣的心前來,都還不見得能修學好大法,更何況用放逸懈怠的心?古人學法之精進,是投入全部身心,專心一意地締聽,連妄想都不敢打。而你們坐在那裡有時還打瞌睡或打妄想,所以成就不了。其實我個人不需要你們禮敬,我不欠缺、也不需要這個,只是你們如果用這樣不尊重、不敬法的心來學法,一輩子也學不好的。


過去佛陀時代,大多是自己用功,聲聞的《四阿含經》中,都是短短幾句話,大家聽完,擺在心裡認真去修、去相應。  


要能夠從法的修行裡面,身心越來越柔軟恭敬,對法珍惜,覺得不可思議,連生命都可以不要,一心一意的學法、聽法! 


如果這樣的心你們都沒有生起,那就沒有真正求法的心。不是因為我開課講給你們聽,你們就只是應付,那就太可憐了。有這麼好的法,有這樣的因緣條件,你們還不能心生珍惜,在法上去精進努力,到頭來不要說師父辜負你們,是自己辜負自己!


來這裡,就是要把自己的生命用在佛法修行上,藉這樣的因緣,使我們能夠發起殊勝的心,尤其是發起清淨心來相應。如果能以這樣珍惜、重法的心來聽聞,念念相應到清淨心,念念改正自己的妄心,才叫善修行、善聽法(締聽),否則聽再多也沒用。


(~摘錄自果如法師「馬祖語錄」開示)

攝影禪分享 - 學員分享


緣起
禪,是一個很熟悉的字。學校有講,老婆叫學。就是過了二十年,才遇到跟我的興趣有關的禪修。

報名的時候,什麼都不知道,老婆說是在 "溫暖人間" 看到的,跟我的攝影興趣有關,應該去捉緊機會。之後的事,一切順利。只是在銅鑼灣聚會時,看到這麼多人時,有點錯愕。

過程 
到祖師禪林的時候,很晚,差不多到八時,我是倒數第二。地方未有看清楚,就已經將身上財物交出,真的是放下又輕鬆。  

第一次在大殿裡坐下,感覺跟以前曾經上的課堂有很相似,但又很不相似的地方。總的來說,這樣聽課,已經是很久的事。一大群在地上坐著等常霖法師的開示,有點緊張。因為我很多話說,要禁語,真的是不容易。

四時三十分,四時半,四點半,…。很早起床的時間!

到禪林之前,很累。就是太累,打呼聲音超大,也就影響了別人。還好有同堂師兄把心頭話說明,法師的安排,令所有人都可以回復精神上課。

在師兄說起打呼的話的時候,心裡不好過,但明白到對不起大家,很想真的能有安排解決的方法。法師、Annie和其它義工真的對我們很關懷,在適當的時候給我安排了方便的休息處,讓大家都能安睡,很感謝 Eddie 的付出。

坐禪,矇眼禪,經行,慢步經行,跑禪,茶禪和花禪,這些都是很好的經驗。

茶禪給我印象很深,喝茶的方式與思考很特別。聞茶香的時候,心神是比較其它禪法專注。突發奇想,可會有咖啡禪? 

在日常生活中,我認為坐禪是較好的。在較狹小的地方已經能開始數息,不會有很大的空間限制,也少有影響到別人。但是如果有點累的話,打瞌睡 / 昏沈將會是最大敵手!

在禪林修行,幸好有常舜法師!打板,會把你從千里之外拉回來。其實打下來,一點都不痛,可是不論你已經雲遊到那裡,你會突然變得踏實,回到坐墊上。活在當下,不知道是不是就這樣專注地去把眼下的週遭去體會。

慢步經行和跑禪,其實是很普通的生活動態,但實際上很有修行的意義。好些人喜歡街上踱步,好些人健步如飛。他們知不知道自已有什麼流走了?

坐禪只是一個靜態的事,對外觀察較少。慢步經行讓人好像在超慢鏡下去看世界,讓人察覺到你身邊的事物,不是看不到,而是看不清、沒交流。跑禪發人深省,好像我在旺角上班,很多人都在趕時間,事實上,有誰真的知道自已為誰忙?常霖法師令我們這些所謂的攝影者知道,要知道,要看見,又要能捉住一刻當下。

矇眼禪,我覺得有點吊詭。看不見影像而去拍攝,所用的可真是心眼?還是無眼睇?但是我們又拍到別人真的一面。是不是禪修得好,就更表裡如一? 

攝影‧禪
這次禪修,攝影的時間、次數並不多;可是在思想上,却擴闊了很大的攝影空間。攝影是要表達自已的看法,並表現出來。  

能觀照自已,才能把自已的想法看清楚。用攝影的方式去展示給別人傳遞。所以,我們的攝影是要以少為多。

攝影‧眼
攝影眼,我想是要能抓住眼前的事,這是重要的。當其他人都不在的時候,能提供大家需要的資訊,用較賞心悅目的方式表達。

眼‧攝影
當拍攝者能夠把握眼下情景,將重點的元素拍下來作交流。用修禪的心,把自我沈澱,用心眼去看,才能將有需要與人共享的記下來,其它的都可留給心裡記住。

行出來,要求能由得我!
聽陳博文老師、曉柔老師和張宏聲老師的課,學到的是清晰地思考,明確地走自已的路。做人做事,要明白自已的特點特質去選,辦事拿一百分不容易,但不要希望做第二。成功是興趣乘以能力之後加上堅持。剪接、花道和攝影都如是。禪法的重要性是讓我們在觀照自已時,更為清晰和到位;減少繞圈、走遠路。行在人群中,可覺得現在不是很滿意,不一定在做所悟到的。但是在我的當下,做好自已的角色也很重要。作自已的主人時,也不要令其它人受損!

很喜歡EddieLi的分享,因為做人處世,除了要用禪法去理解,去生活,其實要活得開心作為長遠目標也很重要。往往,我們就是要懂得跳出來,也要知道目標。自已能自在快樂,身邊的人和事都一樣!
My photo
台北市北投區復興三路198號
祖師禪林做為一個專修祖師禪法的道場,以承當聖嚴長老的願心「發揚漢傳佛法,燄續祖師心燈」自勉,結合經教義理、漢傳祖師禪法的特色、聖嚴長老的教誡、以及果如法師的修行體驗為指引,定期舉辦念佛、默照、話頭等禪修訓練,弘講經典及公案語錄,並以不拘形式的茶禪、攝影禪、書法禪等生活藝術禪坊,誘導學人在生活中親近禪法。